2026QS世界大學排名整理|全球TOP100大學排行榜
QS世界大學排名是什麼?
QS世界大學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為英國的 Quacquarelli Symonds 公司依照自有的排名依據,在每年年中所發表的世界大學排行榜。QS大學排名常常受到各界的關注,是全球學生們在選擇大學或研究所時經常參考的一項資料。
依照最新的2026年QS大學排名,世界大學排名前五名分別為:1. 麻省理工學院 2. 倫敦帝國學院 3. 史丹佛大學 4. 牛津大學 5. 哈佛大學。若想了解更多世界大學排名資訊,歡迎繼續往下閱讀。
最新的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依照以下九大排名準則作為評分標準:
值得關注的是,在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,新增了一項名為「國際學生多樣性(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)」的指標。
此指標不僅評估國際學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的比例,更進一步考量其國籍的多樣性,旨在衡量各校國際學生群體的規模與多元程度,並反映該校吸引來自不同國家與背景學生的能力。
儘管該指標目前在總體排名中不占權重(佔比0%),但其納入已展現出QS對「留學生面向」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,未來對大學在國際化表現上的評估,也可能會趨向更嚴謹與全面。
學術互評 Academic Reputation | 衡量全球學者意見 | 30% |
雇主評價 Employer Reputation | 雇主對院校畢業生之意見 | 15% |
師生比 Faculty Student Ratio | 衡量教學素質 | 10% |
教職員引文量 Citations per Faculty | 衡量研究實力 | 20% |
國際生比例 International Students Ratio | 衡量學生的多元化程度 | 5% |
國際教職員比例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 | 衡量教師的多元化程度 | 5% |
國際研究網絡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| 衡量院校的全球參與度 | 5% |
國際學生多樣性 International Student Diversity | 衡量國際學生的多元化程度 | 0% |
就業成果 Employment Outcomes | 衡量院校畢業生之就業能力 | 5% |
永續力 Sustainability | 衡量院校對可持續性發展的貢獻 | 5% |
此指標不僅評估國際學生佔校內總學生人數的比例,更進一步考量其國籍的多樣性,旨在衡量各校國際學生群體的規模與多元程度,並反映該校吸引來自不同國家與背景學生的能力。
儘管該指標目前在總體排名中不占權重(佔比0%),但其納入已展現出QS對「留學生面向」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,未來對大學在國際化表現上的評估,也可能會趨向更嚴謹與全面。
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TOP100
根據 QS 世界大學排名的資料顯示,今年的排名囊括了1,500多所大學,其中以美國為代表性最多的國家(192 所)。
以下為同學整理 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TOP100:QS 世界大學排名 | 世界大學名稱(中英文) | 國家 |
---|---|---|
1 |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(MIT) | 美國 |
2 | 倫敦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| 英國 |
3 |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| 美國 |
4 |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| 英國 |
5 |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| 美國 |
6 |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| 英國 |
7 |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ETH Zurich (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) | 瑞士 |
8 | 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(NUS) | 新加坡 |
9 | 倫敦大學學院 UCL (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) | 英國 |
10 |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(Caltech) | 美國 |
11 | 香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| 香港 |
12 | 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, Singapore (NTU Singapore) | 新加坡 |
13 |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| 美國 |
14 | 北京大學 Peking University | 中國 |
15 |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| 美國 |
16 | 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| 美國 |
17 | 清華大學 Tsinghua University | 中國 |
17 |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Berkeley (UCB) | 美國 |
19 | 墨爾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| 澳洲 |
20 | 新南威爾斯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| 澳洲 |
21 |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| 美國 |
22 |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| 瑞士 |
22 |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| 德國 |
24 |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| 美國 |
25 |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| 美國 |
25 | 雪梨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| 澳洲 |
27 | 麥基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| 加拿大 |
28 | 巴黎科學與文學大學 PSL University | 法國 |
29 | 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| 加拿大 |
30 |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| 中國 |
31 | 倫敦國王學院 King's College London (KCL) | 英國 |
32 | 澳洲國立大學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| 澳洲 |
32 | 香港中文大學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| 香港 |
34 | 愛丁堡大學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| 英國 |
35 | 曼徹斯特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| 英國 |
36 | 蒙納許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| 澳洲 |
36 | 東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| 日本 |
38 |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| 美國 |
38 | 首爾大學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| 南韓 |
40 |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| 加拿大 |
41 |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 Institut Polytechnique de Paris | 法國 |
42 |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| 美國 |
42 | 昆士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| 澳洲 |
44 | 香港科技大學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| 香港 |
45 |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-Ann Arbor | 美國 |
46 |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Los Angeles (UCLA) | 美國 |
47 | 台夫特理工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| 荷蘭 |
47 | 上海交通大學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| 中國 |
49 | 浙江大學 Zhejiang University | 中國 |
50 | 延世大學 Yonsei University | 南韓 |
51 | 布里斯托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 | 英國 |
52 | 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| 美國 |
53 | 阿姆斯特丹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| 荷蘭 |
54 | 香港理工大學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| 香港 |
55 |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(NYU) | 美國 |
56 |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(LSE) | 英國 |
57 | 京都大學 Kyoto University | 日本 |
58 | 慕尼黑大學 Ludwig-Maximilians-Universität München | 德國 |
58 | 馬來亞大學 Universiti Malaya (UM) | 馬來西亞 |
60 | 魯汶大學 KU Leuven | 比利時 |
61 | 高麗大學 Korea University | 南韓 |
62 |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| 美國 |
63 | 香港城市大學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| 香港 |
63 |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(NTU) | 台灣 |
65 | 奧克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| 紐西蘭 |
66 |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San Diego (UCSD) | 美國 |
67 | 法赫德石油與礦產大學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& Minerals | 沙烏地阿拉伯 |
68 |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| 美國 |
69 |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| 美國 |
70 | 巴黎薩克雷大學 Université Paris-Saclay | 法國 |
70 |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-Champaign | 美國 |
72 | 隆德大學 Lund University | 瑞典 |
72 | 索邦大學 Sorbonne University (merged from Paris IV & UPMC) | 法國 |
74 | 華威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| 英國 |
75 |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, The University of Dublin | 愛爾蘭 |
76 | 伯明翰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| 英國 |
77 | 西澳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| 澳洲 |
78 |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| 瑞典 |
79 | 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| 英國 |
80 | 海德堡大學 Ruprecht-Karls-Universität Heidelberg | 德國 |
81 |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| 美國 |
82 | 阿德雷德大學 Adelaide University | 澳洲 |
82 | 賓州州立大學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| 美國 |
84 |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 | 阿根廷 |
85 | 東京工業大學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| 日本 |
86 | 里茲大學 University of Leeds | 英國 |
87 | 南安普頓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| 英國 |
88 |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| 美國 |
88 | 柏林自由大學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| 德國 |
88 | 普渡大學 Purdue University | 美國 |
91 | 大阪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Osaka | 日本 |
92 | 雪菲爾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| 英國 |
93 | 烏普薩拉大學 Uppsala University | 瑞典 |
94 | 杜倫大學 Durham University | 英國 |
94 | 亞伯達大學 University of Alberta | 加拿大 |
96 | 雪梨科技大學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| 澳洲 |
97 | 諾丁漢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| 英國 |
98 |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(KIT) | 德國 |
98 | 米蘭理工大學 Politecnico di Milano | 義大利 |
100 | 蘇黎世大學 University of Zurich (UZH) | 瑞士 |
*資料來源: 2026年QS世界大學排名
除了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大學排名以外,亦有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Subject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,甚至還有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by Region 世界大學地區排名等等,建議同學可以從不同面向的排名指標多方參照!
QS世界大學排名怎麼看?
以QS大學排名所公告的10項準則來說,同學可透過其數據自行去評估,例如,若同學較為注重研究能力,就可以朝教職員引文量高分的學校為優先,不過其數據都是參照,建議最後還是要依據同學欲申請的科系為優先的考慮要因!
另外,可以看到台灣大學擠進QS世界大學的百大,並位居63名,和美國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San Diego (UCSD)(66名)、美國的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(62名)排名差不多,若同學考取研究所的目標是台大,不妨可以參照看看前後幾個名次的學校,甚至把眼光放在更前面一點作為申請目標,都是不錯的選擇!
下方填單,獲得更多留學申請資訊↓
想要留學世界百大嗎?趕快在下方填寫資料,將由專業的TKB放洋留學顧問為您落點分析,找尋最適合自己就讀的學校及科系!
- 讀完書就能合法工作?加拿大公立學院與PGWP懶人包
- GMAT是什麼?GMAT考試準備全攻略解密!
- 留學費用|出國留學費用整理與熱門國家留學費用比較